3零件动态工艺模型的计算机表示方法及数据结构 3.1零件工艺参数描述 该部分描述了零件的所有工序参数,以文件形式表示,其结构为 零件名; 零件号; 工序1,工序11 工序12 … 工序1k1; 工序2,工序21 工序22 … 工序2k2; …… 工序n,工序n1 工序n2 … 工序nkn; END 工序i表示第i道工序的信息节点;工序ij表示工序i的所有可完成该工序加工的工序节点序列。上述文件表示零件共有n道加工工序,其中工序1有k1种实现方法,工序2有k2种实现方法,……工序n有kn种实现方法。 工序信息节点及可替代工序节点的数据结构(C++语言表示)为 class ProcedureInfo∥工序信息节点类 { public: ProcedureInfo():∥构造函数 ProcedureInfo(int,float,ProcedureInfo* AlternativeProcedureInfo=NULL); ~ProcedureInfo();∥析构函数 int Machine_No;∥机床号 float Machining_Time;∥加工时间 ProcedureInfo* Alternative ProcedureInfo;∥替代工序的加工信息 }; class Procedure∥工序节点类 { public: Procedure();∥构造函数 Procedure(int);∥构造函数 ~Procedure();∥析构函数 int Procedure_No;∥工序号 ProcedureInfo*ThisProcedureInfo;∥当前工序 Procedure* NextProcedure;∥下一道工序 }; 3.2工艺约束关系描述 零件工艺约束关系主要描述各加工工序之间的加工顺序。因工序是有向图中的节点,工序之间的约束关系即为节点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论方法进行描述。 3.2.1用邻接矩阵方法 以图3为例来说明。 邻接矩阵 因实际零件邻接矩阵多为稀疏矩阵,也可用十字链表结构表示。 3.2.2用邻接表方法 仍以图3为例说明。其邻接表(见图4)为 图4实例零件的邻接表形式 邻接表中每个方框表示零件的一道工序(即工序节点),方框内的数字表示工序号。工序节点按工序号顺序排放(第一列),并用箭头指向其相邻的工序节点。相邻的工序节点中节点号为正表示该节点为后续工序节点,为负表示该节点为前继工序节点。邻接表中工序节点的结构与类Procedure相似。
4基于零件动态工艺模型的调度控制方法的实现算法与特点 4.1实现算法 基于零件动态工艺模型的调度控制算法是在零件动态工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启发式动态调度算法实现的,其过程为 Step 1:搜索零件邻接表,把无前继节点的工序节点加入可调度工序集合中。 Step 2:在可调度工序集合中动态选择一工序。 Step 3:搜索出该工序节点的后续节点。 a.删除这些后续工序节点中对应所选择的加工工序的前继工序节点; b.在可调度工序集合中删除所选择的工序节点; c.判断这些后续工序节点是否有前继节 点,把无前继节点的工序节点加入可调度工序集合中。 Step 4:判断可调度工序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若为零,则该零件加工完成,转Step 5; 否则转Step 2。 Step 5:发出该零件加工完成指令。 4.2零件动态工艺模型的特点 (1)易于实现。在CAPP阶段只根据零件工艺特征及生产系统资源产生实现这些特征的加工工序节点或可替代工序节点,以及工序之间的约束关系,而不需要直接产生确定的加工工艺方案以及对这些方案的评价; (2)合理描述了零件的工艺过程,去掉了人为的不合理的加工顺序约束,并增加了对FMS中经常存在的可替代加工工序的描述; (3)充分考虑了FMS生产的特点,易于与生产调度控制系统集成; (4)能充分发挥FMS生产调度的柔性,并且不会显著增加调度控制的工作量与难度,为FMS的优化生产调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Deng Chao.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APP and JOB-SHOP Schedul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HongKong,1997. 2Cai L G,Li P G,Duan Z C.An Applied Part Model Based on Form Feature Binary Tree for Integrated CAD/CAPP/CAM System of Rotational Componences.ICIM’95,Wuhan,1995.
赵天奇男,1965年生。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430074)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制造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柔性制造系统建模、仿真、调度与控制,CAD/CAPP/CAM集成技术,智能制造系统等,发表论文10多篇。 邓建春童国帆李培根段正澄武汉市430074华中理工大学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资助项目(863—511—9608) 收稿日期:1997—05—20修回日期:1997—12—29 The Research on Part Dynamic Process Model Based on the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 for FMS Zhao Tianqi(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P.R. China) Deng Jianchun, Tong Guofan, Li Peigen, Duan Zhengcheng Abstract: In thia paper a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part is built based on the sceduling and controlling for FMS. It is composed of the processes(include the alternative processes)description and the constraint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processes.The model can celstraditional man-made constrains among processes, and can bring the flexibility to be integrated with production and sceduling system, so it provide a good method for optimal production and sceduling for FMS. Keywords: FMS,sceduling, CAPP, dynamic p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