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直译为: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意思指人间有一种极不平常的行动或不平凡的事将要产生时,这是古代迷信的一种说法。传说,白虹贯日,历来就是大凶之兆。“白虹”者,刀兵也,“日”者,君王也;白虹贯日,意即是君主受刀兵困厄之象,历史上屡次有君王被刺而出现白虹贯日的记载。因此,这成语便成了古代的一句忌语。语出《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且休说白虹贯日,青龙藏地。”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讲,天上白色长虹穿日而过绝非出现什么不平常不平凡的人与事,而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成语中的“虹”实际上不是我们常见的雨过天晴后的“彩虹”而是一种天象——“晕”(读‘运’英文名为halo,),它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光学现象。“虹”与“晕”是两个不同有概念,根据历史学中的光学原理,虹和太阳必然出现在不同的方向,更不用说虹会穿过太阳。虹的产生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特别在雷雨天过后,云开日出,阳光明媚,于是明亮的阳光经过上空的水分子两次折射后,各中频率的光分别集中于一条带上,由于太阳光本身是一种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频率色光混合而成的白色光,由于这七种频率的光对水的折射率不同,经过上空的水蒸气折射后,于是各色就分开了,且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美丽七色彩虹,因而就有了“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美妙诗句。古代科学尚落后,也认为虹的产生是很神秘的现象。有人认为是天龙现身,在空中饮水,有人认为是天子德高,上天施恩,大吉大利等等,其实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晕”的产生虽然也是由于太阳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所形成的,但它与虹所出现的位置不同,它与太阳出现在同一侧,所以就可以“贯穿”太阳。还有晕的形状很多如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