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布什反恐政策受质疑的原因和影响 | 关键字:布什减税政策 发布时间:2010-04-15 |
[本篇论文由视野为您收集整理,accsky.net视野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近来,正当布什准备借反恐“业绩”谋求连任总统之际,美国国内针对其反恐政策的质疑与指责却不断升温,这必将会对美国内政外交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受到国内多方面的强烈质疑和指责 (一)“9·11”事件前对反恐重视不够。美国“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3月23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称,布什在恐怖袭击前收到的情报显示,“一场日益迫近的、灾难性的袭击将在美国发生,而且袭击者很可能是‘基地’组织”。白宫前反恐协调员克拉克公开指责布什政府在上台后8个月内对反恐童视不够,未将反恐列为一“紧急议程”,甚至在“9.11”事件前7天当他提醒布什和其他高官美国将面临重大恐怖袭击时,布什政府仍未给予足够重视,也未采取任何相应的预防措施。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翻译最近也证实,美国在事前就已得到有关这次袭击的时间范围、手段和从事袭击的人员情况,而赖斯关于情报部门没有发出这样的警告的说法是“无耻的谎言”。面对强大压力,布什被迫作出妥协,于3月30日宣布他将与副总统切尼一起接受“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的私下质询,并同意让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公开听证会上作证。 (二)发动伊拉克战争并非出于反恐,是另有图谋。布什政府前财长奥尼尔披露,早在“9·11”事件前布什就开始筹划攻打伊拉克。克拉克则进一步指责,“9·11”事件后第二天,当他向布什报告这是“基地”组织所为时、布什却指示他搜寻伊拉克与此有关的证据,执意要将伊拉克作为替罪羊。而且,正当美军在阿富汗清剿“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残余时,布什却发动伊拉克战争,转移反恐重点,从而给了“基地”组织喘息的机会,损害了反恐大局。 (三)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方面误导公众。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周边邻国和国际社会构成威胁为由,但1200多名美国葬称器核查专家搜遍了整个伊.拉克,去口迄今未能找到大规模杀伤隆武器。今年1月,前财长奥尼尔姆露从未见过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 此后美国武器核查负责人戴维.凯确认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表明这一开战理由缺乏事实依据。戴维凯辞职后批评布什政府利用不准确的情报对伊拉克开战,损害了美国的国内外信誉,要求布什政府公开承认这一错误。民主党参议员肯尼迪则指责伊拉克是“乔治·布什的越南”,布什政府是自尼克松以来使美国公信力受损害最大的一届政府。奥尼尔和戴维·凯等人的言论引起美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要求彻查对伊拉克情报失误的呼声高涨,民主党借机加大了在伊拉克问题上对布什的攻击力度。为转移视线,布什政府被迫将驻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的工作重点从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转移到确认萨达姆政权是否有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意图上来。 (四)单边主义导致美欧关系紧张,阿拉伯、伊斯兰民众反美情绪上升。布什上台后,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和《1998年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并在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地雷和化学武器等关乎世界民生和权益的问题上,不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情报不充分的情况下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美欧关系紧张、阿拉伯国家的反美情绪上升以及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疏离和隔阂。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及崇尚武力,推行“先发制人”的战略,受到了许多美国前政要、学者及媒体的批评。 二、布什政府反恐政策遭受指责有着重要原因 (一)反恐战争未给美国带来安全,民众开始反思。“9·11”恐怖袭击曾促使美国国内达成反恐共识,但主要倚重军事手段的反恐政策并未给美国民众带来安全“红利”。相反,美国国内有关恐怖袭击的警报频发,驻伊拉克美军不断受到伊拉克抵抗武装的袭击,伤亡惨重,美国民众的自由、民主等权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两年半后的今天,在美国民众反恐热情开始降温之时,部分民众及政界、学界等人士已开始冷静反思,上迷对布什的指责即是这种反思的体现。 (二)大选年党派争斗加剧使然。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民主党为攻击布什、夺回白宫,竭力寻找布什政府的政策失误。尽管反恐与国内安全是布什争取选民的强项,但布什也存在许多失误,如反恐过多倚重武力,发动伊拉克战争缺乏事实依据,驻伊拉克美军频繁被袭,中东和平遥遥无期等,民主党人特别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自然要抓住不放,猛烈攻击。[1][2] 三、对反恐政策的指责必然对美国内政外交产生影响 (一)布什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竞选势头受到冲击。布什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国内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但随着“情报门”的升温,特别是克拉克的指责使布什十分被动,竞选势头受到较大冲击。3月27日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美国已走上错误方向的民众上升到52.8%,议可-布什工作业绩的选民降到49.3%,支持布什反恐政策的选民从原来的65%降到57%,在大选中将支持布什的选民降到44.3%,只领先克里不到1个百分点。反恐及安全问题本来是布什竞选的强项,但如处理不当,也可能成为其软肋。甚至会影响其竞选连任,重蹈老布什“赢得战争,输了竞选”的老路。 (二)美国单边主义作风可能有所收敛。为应对国内的指责,改变单边强硬的国际形象,今后一段时间,布什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可能会淡化单边主义色彩,尽可能多地寻求多边合作。鲍威尔在新年伊始即强调大国合作,布什在国情咨文中重提“民主和平论”以及酝酿提出“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均意在改善布什政府的国际形象。但美国实力膨胀,称霸本性难改,上述努力恐难奏效。[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侵犯您的版权,可向我们提出,我们会立即删除。][1][2]
| 上一篇:简述中国的反恐政策:原则、内容与措施 下一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
| | ::::
支付方式 :::: | | |
| ::::
服务热线 ::::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服务电话: | 020-61131011 | 020-61131022 转82 | 传真: | 020-61131022 | 电子邮件: | paper@126.com | paperease@vip.163.com | 服务QQ: | 130009919 | 130008818 |
| |
| :::: 热点文章 :::: | | |
| :::: 相关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