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类>>论文库首页 | MBA论文 | MPA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硕士论文库 > 教育硕士 > 现代教育技术 > 文章内容

媒体资源概念及分类详解
关键字:新概念英语练习详解 发布时间:2010-04-16

媒体资源概念及分类详解

一、学习媒体的含义

媒体是media的译名,意思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它决定了媒体的信息表达能力;二是指存贮、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媒体用于传播教学信息时,就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教学媒体沟通了学与教,在其间起到桥梁作用。

二、学习媒体的分类

1、按媒体的表达手段来分,可以分为

口语媒体:口头语言;

印刷媒体:各种印刷出版资料;

电子媒体:指用电子信号记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体。

2、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分为:

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

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人媒体。

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

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

此外,按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三、学习媒体的特性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1964年在《媒体通讯: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体是人体功能的延伸。故各种媒体对受信者的感官刺激是不同的,亦具有其固有的特性。除此外,学习媒体还具有以下特性:

1、固定性

学习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备需要时再现。

2、散播性

学习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到一定距离,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再现。

3、重复性

学习媒体可以重复使用 。

4、组合性

学 习媒体往往能够组合使用,其组合性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将少数几种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体,如声画同步幻灯。第二种是根据教学活动的需 要,将功能不同的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轮流使用或同时呈示各自的信息。第三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各咱信息集成在一起统一处理,如多媒体计算机。

5、工具性

学习媒体与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而且适用的媒体还需要教师或设计人员去精心编制相应的教材,不可以完全代替教师。

6、能动性

学习媒体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独立起作用。

四、几种新型教学媒体

1、多媒体、超媒体

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由于超文本已经成为多媒体计算机的一项常规功能,所以目前人们很少再对多媒体和超媒体进行区分。

多媒体或超媒体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与功能,对教育应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的g线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2、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3、流媒体

流媒体技术是为了解决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中低带宽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它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网络上无须等待且无需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播放。

五、几种常用学习媒体教学特性比较

关于对学习媒体教学特性比较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以日本学者板元昂教授的研究成果最有代表性,他对13种 教学媒体(教科书、程序课本、黑板、模型、卷片幻灯、电影、投影、电视、反应分析装置、模拟机、录像、教育信息处理器、计算机教学系统)从功能(呈现信 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控制反应、论断评价)、目标(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代价(准备精力、设备投资、日常耗费、保存性、反复性)、使用方式(便 利性、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实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我国学者则从媒体的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五个方面对教学媒体的教育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六、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

虽然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用来将任何特定媒体和某一具体课程相配合,但有些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

(一)依据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的特征主要指学生的年龄、兴趣、动机、认知风格和认知技能等。

(二)依据学习任务

主要是指选择学习媒体时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性质以及采用的学习方法等。

(三)依据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主要涉及媒体的易获性、适用性等。学习中能否采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

除以上三点,还常常需要考虑媒体自身的特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支付方式 ::::
::::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服务电话:020-61131011
020-61131022 转82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126.com
paperease@vip.163.com
服务QQ:130009919
130008818
:::: 热点文章 ::::
:::: 相关文章 ::::

· MBA
· MPA
 · 教育硕士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

服务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2 投诉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8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ease@vip.163.com paper@126.com 服务QQ:130008818 13000991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0: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2002-2004 轻松论文网  网络实名:轻松论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