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类>>论文库首页 | MBA论文 | MPA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硕士论文库 > 教育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文章内容

《自然界的水》简析与教学建议
关键字: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4-16

从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上看,以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的净化”、“水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三个课题围绕水从学科到人文,从生活技术多方位、多视角地认识水、利用水,形成一个较完整、较独立的学习板块。在这一板块中,前有学科知识为主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后有人文内容为主的“水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中间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水的净化”,具有学科内容与人文内容均衡配合且从微观到宏观、学科到生活再到社会,知识和视角逐渐扩大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的思想。

教材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选材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体现操作技能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等几个方面凸显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重点内容是: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原子、分子的概念;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两个讨论。

课题 1中,在观察并分析了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后,结合前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的概念,安排了讨论:“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组“讨论”是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认识水的组成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中间过程,学生能从中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养成在观察基础上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课题 2中,在活动与探究之后安排了两个讨论:讨论1是为了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深化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讨论2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是原子的“化分”与“再化合”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抓好这两个讨论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组织好两个活动与探究。

通过课题 2中的活动与探究,先做一个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的试验作为知识铺垫,然后再分别将盛有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两个烧杯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和不在同一密闭容器中,观察现象,并探究得出变化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这样使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验证知识和结论,还使学生能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题 3中的活动与探究,一是要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的方法;二是要让学生掌握过滤的操作规范——两低三靠。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的实验基本操作,本课题从水的净化角度,按照除杂质的顺序安排了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发等实验,将基本操作与生活中水的净化过程联系起来,把硬水、软水和硬水软化知识作为含可溶性杂质水净化的例子,与蒸发操作结合起来,从而使实验基本操作不再单调、枯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操作技能,认识实验操作技能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3、做好四个实验。

实验 3——1,水电解后氢气与氧气体积比近2:1现象要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推断水的组成;巩固氧气的检验,学习氢气的验纯;与实验前后的点题史实及课题讨论相呼应,使学生体验科学家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对陌生的科学问题产生兴趣和亲近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亲手实验中掌握检验氢气的操作规范。

实验 3——2,充分利用实验插图“水为什么会减少”,使学生回忆起一些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自然引出历史上科学家对这些现象的思考──物质由微小的粒子构成,实验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则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子或原子微粒的存在,并与前面的史实相呼应,使学生体验到人类科技的发展成果。在“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中,加入的品红溶液宜少不宜多,以保证品红在水中产生明显的扩散现象。通过这一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学生亲身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步骤2中密闭容器外盛酚酞试液的B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使学生关注科学实验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及其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上一篇:刍议新课标下的制氧方法   下一篇: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介绍
:::: 支付方式 ::::
::::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服务电话:020-61131011
020-61131022 转82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126.com
paperease@vip.163.com
服务QQ:130009919
130008818
:::: 热点文章 ::::
:::: 相关文章 ::::

· MBA
· MPA
 · 教育硕士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

服务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2 投诉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8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ease@vip.163.com paper@126.com 服务QQ:130008818 13000991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0: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2002-2004 轻松论文网  网络实名:轻松论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