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类>>论文库首页 | MBA论文 | MPA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硕士论文库 > MBA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章内容

论女大学生就业困扰与调适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2010-04-15

  摘要:就业形势一年严峻一年,且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就业形势空前的严峻。给当代大学生造成极大落差和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女大学生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所以分析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多种心理困扰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调适方法对促进其顺利就业尤为重要、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困扰 调适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扰的表现
  
  (一)女性生理特点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困扰
  例如某师范大学的小雯在大学生城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简历,只是面无表情的摇头。“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说的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小雯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胜利现象和所承担的人口再生产劳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招聘单位认为最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男大学生上岗后却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还是会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增加了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企业不愿接受女大学毕业生。我国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当问到女生就业难于男生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根据女生们选择的多少排序,认为是“性别歧视”、“女生的生理特征”、“女生不及男生优秀”等原因造成的。
  
  (二)女性心理特点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女生在求职是对学校、父母和亲友方面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依赖学校推荐、父母帮助、亲友帮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女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首要是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仅有10%的男生是如此看法。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生就业的是一个重要因素,女生就业难已经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求职前已经想到招聘单位不会要自己,增加了自卑感,打击了自信心。此外,有专家认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值过底,这都严重影响到她们顺利就业。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企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 [2] [] []

  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心理调适
  
  (一)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的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总上所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暂时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得到完善。女大学生只要知识、能力和终合素质全面提升,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就业也不再困难。

[] [] [1] [2]



上一篇:科技型小企业特点及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下一篇:履历表测量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 支付方式 ::::
::::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服务电话:020-61131011
020-61131022 转82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126.com
paperease@vip.163.com
服务QQ:130009919
130008818
:::: 热点文章 ::::
:::: 相关文章 ::::

· MBA
· MPA
 · 教育硕士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

服务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2 投诉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8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ease@vip.163.com paper@126.com 服务QQ:130008818 13000991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0: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2002-2004 轻松论文网  网络实名:轻松论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