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都可以绽放如花儿 | 关键字: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 发布时间:2010-04-16 |
每一个都可以绽放如花儿 [内容摘要] 教育是一种唤醒,我们要浇灌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感情倾注到那些极度缺乏爱的学困生身上。因为学困生是不幸的,他们长期生活在缺少关爱、理解、尊重、赞美、信任的环境里,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还给他们,那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相信,每一个都可以绽放如花儿! [关键词] 关爱 理解尊重赞美信任 家中弃于墙角的那只废盆子里,在某一天早晨,居然开出鲜艳的小黄花来。 不禁想起了我的学生,书杰、露萍、小飞……他们鲜活地面容在我的眼前映成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灿烂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 “每一个都可以绽放如花儿!”我心中生出了无限感慨。 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班级就是个盛满鲜花的世界,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老师在埋怨:“现在的“问题学生”怎么那么多……”。是啊,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 学困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雨露的滋润,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之所以会埋怨,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导演下,很多教师举着“解剖刀”,看着成绩肢解了孩子们心底最美丽的童话,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 其实,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阳光雨露”无私地洒向这些学困生,唤醒学困生的良知和学习动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必将如花儿一样绽放。 一、师爱,用智慧滋养心灵。 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在教书育人中,教师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记得去年我们班里有个叫小杰的孩子,课堂上,同学们坐得直直的,他却萎缩在座位上;班里的大事小事都和他不相干,和同学闹矛盾更是时有发生;当他犯错误,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的眼睛比老师瞪得还大,即使改过了,表情也是不屑一顾的;在课间淘气,推拉同学,被我看见,他掉头就跑,和我的距离总是远远的。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妈妈由于过不惯清贫的生活,狠心地丢下了他,和他爸爸离婚了。我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缺少母爱、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受到的创伤肯定是很深的。 于是,我决定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尽可能地给他更多的关爱,本子没了,送他一本,铅笔断了,帮他削好。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更是时常对他细心辅导。他也好象慢慢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这种特殊的爱,不做作业的次数明显少了,学习的态度也比以前好多了。 小杰的转变告诉我,作为老师,要有爱心,要爱护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往好的方向发展!教师的爱就是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是孩子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源泉。我想正是这样的爱拉近了我和小杰的距离,因此,爱是滋养学困生心灵的良方。 二、理解,架起沟通的桥梁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是如此。 记得有一次,刚接班不久,一个后进生违反了纪律,我批评他的时候,他居然冲着我大喊:“你怎么不说他呀?”我想:“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话这么冲!”然而,我并没有因为他触犯了我的尊严就放弃对他的教育,那一天我们谈了很久。从那以后,他转变了很多,下课主动打扫教室,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我用宽容和理解,转变了这个学困生。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此后我在班级里开放“心语屋”,开展“你的心事我来听”等户外心灵交流,利用说一说、写一写等多种方式构建开放的心理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放飞心灵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是他们述说烦恼,畅谈心曲,悄述心语的自由天地,而且他们还把我当作朋友,下课围着我聊天,有心里话愿意和我说。从而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特别是为学困生架起了一座与老师、同学沟通的桥梁。 三、尊重,为自尊撑一把伞 生活也是一门课,教师在处理班级事件中,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多看他们的长处,用其长,克其短,坚持正面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 四年级时,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之前,我就知道了他的种种“劣迹”上课打瞌睡、作业拖拉…… 我思考着:如何把握好这个机会,让他重新开始? 我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让他跟着我进进出出的,让他协同班长管理班级纪律……渐渐地,他学习兴趣浓了,做事带劲了,我暗自高兴。有学生不无委屈地说我是他的亲戚,说我“包庇”他。将错就错,我找他谈心,请他帮我个忙:大家都说我们是亲戚,说我“包庇”你,你该怎么办?你将如何证明一切靠的是你自己的努力!之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做事认真、学习刻苦、成绩突飞猛进。 有时,间接的教育不仅可以让我们为学生的自尊撑一把伞,还能让自己赢得整片晴空! 四、赞美,让人性如此温暖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回想一下,对于那些学困生,我们给了他们多少鼓励与支持?其实,学困生也渴望进步,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进的路。而这把火把就是鼓励与赞美。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加赞美,给予肯定,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我让他们帮每位同学找优点,至少3条。当同学说到一位叫露萍的孩子时,说她爱劳动,说她画画特别棒,还说她其实挺乐于助人的……我抓住时机说:“你看,露萍身上的优点这么多,有的优点还是我们别的同学所没有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她的某一个缺点而嘲笑她,我们应该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要及时地取长补短。”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她的脸红了。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2 - >>
| 上一篇:关于在高等学校增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课程的建议 下一篇:浅谈农村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
| | ::::
支付方式 :::: | | |
| ::::
服务热线 ::::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服务电话: | 020-61131011 | 020-61131022 转82 | 传真: | 020-61131022 | 电子邮件: | paper@126.com | paperease@vip.163.com | 服务QQ: | 130009919 | 130008818 |
| |
| :::: 热点文章 :::: | | |
| :::: 相关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