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 关键字: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0-04-16 |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美术课作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彼此进行着一定的交往,在交往中伴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等心理的活动。但是长期以来的小学美术课大多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模仿,结果只会给学生造就被动的“创造”。这样的教学法脱离儿童实际,违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就其严密性与完整性来说,毫不讳言,是相形见拙的,这种以技法知识教学为主体的体系,以各种现代美术教育的观点、审美教育的观点、创造教育的观点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评价的话,它始终不适应当前教学形势。 新世纪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手段虽然也进入了美术学院,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许多事实证明它的课程体制改革是由目的、动机、内容操作、检查五个成分组成。要想在课堂上带来生机勃勃,要使学生在学习兴趣、智力开发、美术技能、美术视野方面都有提高,真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很清楚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讲述过多。一般小学美术课都是由评讲复习作业→讲授新课→提出要求→作业练习→小结(小展)这几个环节来完成的;教师唯恐学生不掌握绘画方法,统统嚼得过细,讲述时间战用了不少,40分钟的一节课就所剩无几,造成了学生课堂创造实践的时间不多。 2、两个极端。一 、技法知识无限膨胀,而使美术学科复杂多样,学生难以承受和消化。二 、形成实际上的单一化,即美术教师擅长某一专业就教某一专业而难以涉及其它方面的知识。 3、课堂示范太多。学生易依赖范画而少动脑筋,艺术创造少,独立思考差。 4、学生写实式作画。学生作业缺乏童真童趣等。 针对以上等情况,我在美术课中尝试优化美术教学的各种做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举积极性。 如伟大的学家牛顿所说:“没有兴趣,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现以画《可爱的猴子》为例,以前的教法,是教师先作范画,学生再写实式作画,一来时间长,二来学生多数只会依葫芦画瓢,没有显示出学生自己的特点,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教法是先收集足够有关内容的图书,整理好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要求:“这些书里有猴子的各种形象,看谁能最快找出猴子可爱的动作及特点,并说明为什么可爱的原因。”然后把这些图书发下去,学生们都会很有举地翻书,并会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喜悦和兴奋,很主动地象小老师一样告诉你答案。我收回图书后再用提问式,引起学生要画画的兴趣感。接着用适当的解说、演示、绘画等通过强化认识,由于学生对可爱而淘气的猴子有形象认识,对其活动的形象比较熟悉,就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猴子画得活灵活现、千姿百态了。 我发现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自学画画的愿望,激发他们丰富大胆的想象力;也有使他们掌握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并通过大量的图片接触培养了审美能力,开阔了视野,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改善了以前学生死板硬套的旧学习方式。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2 - >>
|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下一篇:浅议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情绪反应 |
| | ::::
支付方式 :::: | | |
| ::::
服务热线 ::::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服务电话: | 020-61131011 | 020-61131022 转82 | 传真: | 020-61131022 | 电子邮件: | paper@126.com | paperease@vip.163.com | 服务QQ: | 130009919 | 130008818 |
| |
| :::: 热点文章 :::: | | |
| :::: 相关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