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策略: 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策略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甘玉红 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喜爰的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增近彼此的感情,我在班内设立了“知心信箱”。在信箱中我们互相问候、互诉心事。信箱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使我成为了学生的朋友。有一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老师,我非常喜欢你,只要是你上课,我就非常爱听。” 2、努力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地学习氛围。 关于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课堂上我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人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 二、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展开比赛,在教师快速说出阅读结果时,学生产生了急于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投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生活是孩了文化的重要源泉,要让学生发现知识就在身边。所以教学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找例子。 3、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的作业内容,既与教材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相合,还“接轨”了社会活动,学生有了“白山驰骋”的空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凸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学校和教学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