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类>>论文库首页 | MBA论文 | MPA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硕士论文库 > MBA > 项目管理 > 文章内容

技术创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字: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发布时间:2010-04-15

  

技术创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等一系列工作。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施工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要想在低标价承建工程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技术革新,挖现有资源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经济实力,走科技兴业才是唯一出路。本文结合龙子湖大桥施工分析技术创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1 工程概况龙湖大桥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60km/h,双向6车道,设计荷载标准为:城-A级,电力、电讯等管线随桥过河,其它管道不在桥上过河。

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沿桥长分为3联(中联和 2个边联)。全桥共4道伸缩缝,设置在每联梁端。桥梁总长796m,总宽35.6m。桥梁中间凸曲线坡度为3%和-3%,竖曲线半径为4500m;两侧凹曲线坡度东侧为0.32%,西侧为-0.25%,竖曲线半径为 4000m。全桥沿线共设四对观光平台,分别设在两主墩和4#、15#墩顶的人行道外挑结构上。本工程在实际管理中技术的应用较为先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本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了进度、保证了安全、节约了成本,为公司大桥施工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

下面从本工程中的深基坑粉喷桩支护谈谈先进技术的实际运用。 2 工程特点 2.1 工程地质条件龙湖大桥工程的地貌单元属淮河南岸一级阶地相,场地各层地基土的形成时代及成因简述为全新世人工填土层、晚更新世河流冲积层、基底为晚太古代花岗岩。根据已施工的勘察孔所掌握的25.50m 深度范围内的场地基岩土的情况,所揭露的地基岩土层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如表1所列。表1 工程地质层层 数颜 色状 态层厚/m ①层杂填土黄褐、杂色松散、稍密状0.4-10.10 ②-1层亚粘土浅灰绿色软塑状2.0-7.50 ②层亚粘土黄棕、棕红、褐黄色硬塑状2.3-13.6 。

全风化花岗混合岩灰白色散粒结构、松散0.4-2.90 ④强风化花岗混合岩灰白色松散、粒状变晶0.5-10.30 ⑤微风化花岗混合岩灰白色粗粒等粒变晶,块状8.00 2.2 地下水情况根据钻探结果,在地下25.50m深度范围内存在的含水层组如下: (1)杂填土层。其孔隙及裂隙中存在地表水沿裂隙垂直渗透的下渗水,属上层滞水。 (2)层亚粘土(粉质粘土)。其裂隙中存在少量的裂隙水。 (3)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中的孔隙水。初见水位在现地面以下4.5m,稳定水位在地面以下 1.50-2.00m左右。 2.3 难点及解决方案根据桩基施工时的地质情况分析,8#、9#、10#基坑处在。

层亚粘土层,天然含水率 24.9-44.7%,呈流塑状,基坑开挖自然放坡困难极大,特别是基坑南、北两侧,距离围堰很近。为确保围堰安全和基坑开挖质量,拟在基坑南、北两侧设置支护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根据本程特点,选定粉喷桩支护方案:因基坑处在②-1层亚粘土层,天然含水率24.9-44.7%,呈流塑状,采用水泥粉喷桩既能降低土体含水率,又能提高土体抗滑能力,同时又因基坑开挖深度达4.5m,为提高支护桩整体抗滑能力,将支护桩布置成间距2.0m的格栅状重力式档墙,并且嵌入边坡开挖线以外



上一篇: 高等学校创新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 支付方式 ::::
:::: 服务热线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服务电话:020-61131011
020-61131022 转82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126.com
paperease@vip.163.com
服务QQ:130009919
130008818
:::: 热点文章 ::::
:::: 相关文章 ::::

· MBA
· MPA
 · 教育硕士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

服务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2 投诉电话:020-61131011;020-61131022 转88 传真:020-61131022
电子邮件:paperease@vip.163.com paper@126.com 服务QQ:130008818 13000991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0:30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2002-2004 轻松论文网  网络实名:轻松论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