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 关键字:体会,诊断,EF,GH,CD,AB,wx,yz,IJ,MN, 发布时间:2011-08-21 |
综
述{;黝麓。g糍勰镕嬲§鬻獬#籀籀l¥渤僦g#黝≤磁露稿镕籀。箍掰劳徽鳓}。r/,∞謦≈勰睇#%镜,,中外健康文擒加’o年9月第7卷第28期w。“8‘1。8儿“瞒8。8‘M。6‘。。1Pe^。6‘?a,1
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改善学历结构不合理,医
护比例上严重失调现象。
3.3转变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思想理念,加强信息交流。乡镇
医院医务人员缺乏以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培训,健康教育服务意
识差,围产期保健工作基本没有开展。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普及,应重视对围产期母婴患者的保健工作,才能适应围产期母
婴的健康需求,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
3.4乡镇医院妇产科应设立围产期母婴保健室,专人负责。对
围产期妇女就诊建档随访,以确保随时掌握母婴健康状况,及时
指导母亲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中遇到的问题,这些对提高农村
母婴健康素质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兴会.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J】.中华医学
信息导报,2007,22(18):19-20.
12】廖水珍,姜佩平,龚小倩.93例住院分娩围产儿死亡回顾
性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4):26-28.
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赵岩李明哲(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473000)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l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66—02
【摘要】诊断学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体格检查训练、注重临床见习、考核方法的改革
等多方面提高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教学体会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
一门学科Ⅲ,是医学生从基础转入临床的一门桥梁课。诊断学实验
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体现了实践性、直观性和现实性
的统一,即验证了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是摆在我们
诊断学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一直参与诊断学的实验教学,
下面谈谈本人关于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实践技能教学应以满足学生的积极
参与性为主要教学目标。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岩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则会使学生的学
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深入浅出,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诊断
学时学生们尚未进入临床,对很多临床的知识体会不深、不好把
握,不能深入理解。此时,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I临床经验,适
当穿插些具体生动的临床实例,把道理讲的通俗易懂,这样学生
更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对临
床的好奇与兴趣,为学生的l临床人门和lI缶床思维的培养打好基
础。
1.2问题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多提问,可以
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提问的基础上注意启发、引
导学生的思维,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心脏叩诊时:什么
是桕对浊音界?什么是绝对浊音界?哪个是代表心脏的实际大小
的?在腹部检体时为什么最好采取视、听、叩、触的原则,而不是
同其他部位那样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进行查体等,在带教过
程多提出类似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在查体过程中寻找答案,如
此一步步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了相关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变
通,就能轻松记忆,避免了死记硬背。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原先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
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院使用了多媒体教
学,多媒体一电子标准化病人l2l。学生可对电子标准模拟“病人”
进行亲手操作。众所周知,心脏检查中心脏的听诊一向是教学的
重点与难点。内容多、难理解、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很吃
力。心肺听诊模型能将心脏的收缩舒张、各瓣膜的运动、血流动
——366——
力学的改变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配合各种听诊声音,学生学
习起来就容易多了。也可练习腹部触诊的方法,体验肝大、脾大、
压痛点等触诊手感,并在同一训练载体上见剑多脏器阳性体征,本
仪器在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犹如面对一位真
实的患者。电子标准化的“患者”会毫无厌倦配合学生进行技能
切l练,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和操作手法更具形象和真实感,易于学
生的理解与掌握,在学生全身体格检查等方面均收到了显著效果,
为临床实习做好心理与操作技能准备。
3注重体格检查的训练
加强学生体格检查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实验课上带教老师
讲解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示范手法,不应重复太多大课的内容,
以便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问练习。手法示教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每3-4人一组,分组互相练习,教师在旁指导,随时指出学生
的不足,并示范正确手法。每次实习课结束前对所讲内容进行总
结,抽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手法:同时也应强调课外
练习的重要性,可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互相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掌握。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见习。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见习.增加实
践机会,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理论上
讲再多,不如到临床一见。学生通过与病人接触、观察、问诊、体
格检查,可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加深印象,锻炼临床思维。
因此在l临床见习中,应尽量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多动手、多动脑、
多分析、多提问。
学生基本是初进病房,对与临床的东西充满新鲜、好奇感,但
对自己该学习哪些东西,如何与病人交流、沟通却是一头雾水,甚
至胆怯。这时就需璎老师在旁指点、鼓励,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
心及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临床学习的兴趣,好好把握这些难得
的临床见习的机会。
5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院将诊断学实验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单列为一门考试科
目,其中体格检查操作成绩占诊断学总成绩的30%,引起同学们
的高度重视。从今年开始我院采用与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接轨
的客观结构临床考试(0SCE)考核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经过病史
询问、病历书写和病历分析、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心电图、X线
万方数据
换页
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9月第7卷第28期w。r‘8lleslthDiges‘MediesIPer;。dicⅢ。々∞§端&。嚣。#9镕%∥,g嬲,盘≯:≈篮g#≯。,埘=嬲嚣7躲≈:《£#呦。‰瓣,#}搿彩。综述
片、化验单的辨认和分析等多式综合测试,每站的测试时间根据
考核项目的不同要求学生在lO-30min内完成,否则适当地扣分。
通过对考试方法的改革,学生不仪在上实训课时能认真对待,还
积极参与课外实训,其综合实训能力因此也得纠了明显的提高,
据实习医院反馈近年我校实习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病历书写质量
有较大的进步。
总之,诊断学作为临床基础课,其教学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有章,教无定法。教师应以教学为己任,
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4,199.
f2】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网站(http://wwW.nmec.org.cn/),
标准化病人(Sp)在考试和数学中的应用研究,2009.10.22.
浅谈脑动脉硬化中西医疗法
黄爱军谭盛勇姚勇(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67-02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脑动脉硬化症的危害性已越来越突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医学界重大的
课题。本文从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疗效评价等方面综述了脑动脉硬化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从进一步完善脑动脉硬化
症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体系.确立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与西医统一诊疗标准,探索运用中西医结合分方法攻克脑动脉硬
化症这一疑难顽疾的突破口。
.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脑动脉硬化是指脑血管的慢性与增生性改变,是中老年人的
常见症、多发症,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不断增加促使了脑动脉硬化症的发
生率的逐年提高,脑动脉硬化症是致残性疾病脑卒中的前奏,目
前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大,作为老年人的
头号疾病杀手的脑动脉硬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脑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进行性的扩散及加重,
多数病人不一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的中老年一旦有头脑
不舒服、睡眠不好、近记忆力减退、综合判断能力下降、情感异
常、短暂的肢体麻木和步态变化等应及时剑医院进行检查和确证,
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1.中西医对脑动脉硬化的理论认识
脑动脉硬化症状主要有头晕、耳鸣、肢麻、记忆力、智力减
退、体力下降,为肝肾阴虚,上冒巅顶或肝风旁走四肢筋脉,筋
脉失阴津濡养,阴不敛阳,髓海失充等。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
上的表现可将本病归属于中医健忘、眩晕、失眠、多寐等范畴,本
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张老师认为本虚主要为肾虚,标实主要为痰
浊.血瘀【11。肾亏衰老、肝肾亏虚,脑髓空虚,脂瘀阻着,脑络
不畅为其主要病机,故以宜滋阴潜阳,培土熄风、益肾活血为基
本治则。
2.西医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治
研究表明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大多数的具有神经衰弱的征候
群,如眩晕、耳鸣、头痛、记忆力减退、倦怠或失眠,易激动或
易疲劳、性格改变,思维迟缓、行为幼稚等;具有一定而弥漫的
脑损害症状和体征(如肢端麻木X具有全身动脉硬化症的旁症:
如四肢张力增高,出现难以控制的强哭强笑,眼底动脉硬化Ⅱ级
以上,主动脉弓增宽,冠心病等。{2】这些症状可以作为判断脑动
脉硬化的参考标准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颈部
双功彩超等方法确诊。
西医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是:①动脉内膜炎症反应。⑦脂代谢
紊乱产生氧化修饰产物如氧化底密度脂蛋白作用于血管壁启动天
然免疫反映,最终引起血管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硬化。⑦血小板作
为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④血流对
血管壁产生的异常机械力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认为脑动脉硬化的发生,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弹性减退及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目前脑动脉硬化
无特殊治疗方法,确诊后临床上多用扩血管或降血脂的药物维生
素,活血祛瘀等法来治疗,且患者需要坚持长期吃药、锻炼身体
和饮食控制以纠正脂肪代谢紊乱,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
环来减轻症状。
梁氏¨i运用血塞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有扩
张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循环及心肌缺血等症状,患者症状明显好
转者达50%以。
黄氏等【4l采用高压氧舱辅助治疗可直接改善脑缺血、缺氧
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更好地保护受损脑组织,促进代谢恢复,定
期治疗可能减轻或延缓脑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改善临床症状。
3.中医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治
中医认为肾虚血瘀为该病的病理基础。将息失宜,房事不节,
烦劳过度,忧思恼怒或过食肥甘,嗜好烟酒,损及肝脾肾三脏,而
出现风、火、痰、虚、瘀的病理改变,所用药方中用药均以入肝
肾经为主,白芍、桑叶、菊花、石决明、珍珠母、钩藤、地龙均
为寒凉之品,以折上冒之肝阳,天麻性温,牛膝性平,均能降血
压,改善脑供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
纤溶,降低血液黏度作用,也可用于防治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4型:气虚血瘀、痰瘀
互结、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证候分布研究结果提示,在重度脑
动脉硬化(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患者中以肝肾亏虚证型为主,丽
在轻度脑动脉硬化中以气虚衄瘀型为主。…5
根据不同的证型。各个医家采用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
辨证论冶的方法采取中药治疗或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
王氏【61认为暮年索体丰满,痰湿内生;姿食肥甘,损伤
脾胃,聚湿生痰;日久化热,痰热内阻,营卫滞涩,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将菌陈,寄生,泽泻,葛根,首乌,黄
精,鸡血藤,丹参等中药组方,并根据患者证型随症加减.。
张氏f7I认为,活血通络、化痰开窍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不
可缺少的一环,即“空窍清”和“脑络通”是决定脑功能正常
?一367——
万方数据
换页
| 上一篇: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并结石12例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
| | ::::
支付方式 :::: | | |
| ::::
服务热线 :::: | (周一至周五8:30-17:30)
| (周六至周日9:00-18:00)
|
服务电话: | 020-61131011 | 020-61131022 转82 | 传真: | 020-61131022 | 电子邮件: | paper@126.com | paperease@vip.163.com | 服务QQ: | 130009919 | 130008818 |
| |
| :::: 热点文章 :::: | | |
| :::: 相关文章 :::: | | |
|